世界哮喘日認識哮喘的危害揭示哮喘誤區(qū)
來源:鄭州陽城醫(yī)院 上傳時間:2021-05-04 瀏覽次數(shù):972次
說起支氣管哮喘,大家不一定都知道它是什么樣的疾病。
典型癥狀:反復喘息、氣急、咳嗽、胸悶等;不典型癥狀:噴嚏、流涕、喉嚨癢等。
簡單的說,支氣管哮喘的表現(xiàn)為如下:
長期咳嗽:咳嗽時間較常,一般超過3周,且在活動時加重;
喘息:呼氣時費力,可伴有輕微的哨音;
氣短:感覺空氣不夠用,呼吸困難,不暢;
胸悶:感覺有東西壓在胸口。
我國哮喘的發(fā)病狀況
2019年6月21日國際權威醫(yī)學期刊《柳葉刀》發(fā)表了由我國學者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。
調查結果顯示我國20歲以上人群中哮喘患病率為4.2%,其中26.2%的哮喘患者已經存在氣流受限。
按照2015年全國人口普數(shù)據(jù)推算,目前我國20歲以上應該有4570萬哮喘患者;
更為嚴重的是僅有28.8%患者被診斷為哮喘,高達71.2%的哮喘患者未得到明確診斷,只有5.6%的患者接受過規(guī)范治療。
在我國哮喘已經成為需要認真面對和解決的公共衛(wèi)生與醫(yī)療保健問題之一。
2021年5月5日是世界哮喘日,由全球哮喘防治倡議(GINA)發(fā)起。這一活動的目的是提高全世界對哮喘的認知。今年世界哮喘日的主題是“揭示哮喘的誤區(qū)”,呼吁采取行動,解決普遍存在的關于哮喘的“謬論”和“誤解”,促進哮喘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獲得最佳受益。
什么是哮喘?
哮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,臨床表現(xiàn)為反復發(fā)作的喘息、氣急,伴或不伴胸悶或咳嗽等癥狀,同時伴有氣道高反應性和可變的氣流受限,隨著病程延長,可導致氣道結構改變,即氣道重塑。所謂慢性病,與高血壓、糖尿病等一樣,哮喘需要通過藥物治療、生活方式的調整進行控制的,未正規(guī)治療的哮喘無法達到良好控制,嚴重影響患者肺功能與生活質量,甚至會危及患者生命。
引發(fā)哮喘的原因有哪些?
1、氣候因素
天氣轉變是誘發(fā)哮喘病的其中一個原因,每當季節(jié)轉換的日子,像在冬季進入春季時,溫度和空氣中濕度的轉變會令患者的呼吸管道產生敏感的反應,從而誘發(fā)哮喘。
2、過敏因素
生活中常見的過敏原有:空氣中的塵埃、花粉、地毯、衣物纖維、動物毛發(fā),甚至是尿液等等。尤其是塵螨,塵螨是一種體積非常細小的微生物,大多時候會附著在床單、窗簾、枕頭等等地方。
3、精神因素
當我們情緒激動時,緊張不安,都會促使哮喘發(fā)作,專家認為它是通過大腦皮層和迷走神經反射或過度換氣所致。
哮喘作為一個可防可控的疾病,規(guī)劃化治療和自我管理非常重要。預防哮喘需要從早期的預防入手,多多鍛煉身體,提高免疫力,才能有效抵抗多種細菌病毒入侵。
易感人群
1、過敏體質者:因環(huán)境中過敏原引發(fā)的過敏癥狀,有可能導致哮喘發(fā)作。
2、精神壓力增大者:壓力增大,可造成內分泌失衡,從而引起哮喘。有的患者也可能因突然的情緒興奮、緊張、失落、精神創(chuàng)傷或激烈爭吵等,促使哮喘發(fā)作。
3、生活在空氣污染嚴重區(qū)域者:空氣中的污染物質,會對呼吸道產生刺激作用,易引起敏感者哮喘發(fā)作。
4、鼻炎患者:過敏性鼻炎發(fā)作的時候,鼻腔分泌物下流也可能刺激下呼吸道誘發(fā)哮喘。
如何預防哮喘?
1、遠離過敏原
哮喘患者應在醫(yī)院檢查過敏原,有明確過敏原患者應盡可能脫離過敏原。在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以下這些物質:貓、狗等動物,花粉、霉菌、蠶絲、羽毛、飛蛾、棉絮、真菌等。
2、御寒保暖
冬季天氣寒冷,易引起感冒、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見病,從而導致哮喘發(fā)作。所以,有哮喘病史的患者應格外注意防寒保暖,特別要注意頸部的保暖。
3、避免過度勞累
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, 應該保持情緒的樂觀穩(wěn)定,預防感冒,避免感染,不要過度勞累。
4、遠離污濁的空氣,包括二手煙、粉塵、汽車尾氣等。
5、可以適當鍛煉,特別是有氧運動,像游泳、太極拳都是不錯的選擇。對于哮喘疾病,患者以及家庭應該重視,共同進行對癥治療。
哮喘患者需要長期治療,定時復查,否則容易反復發(fā)作,嚴重的話甚至還會危及到生命。哮喘患者如果平常能做好預防工作,在很大程度上能減少哮喘病的發(fā)生。
揭示哮喘的誤區(qū)
誤區(qū)1、哮喘不喘了就是控制了
很多人認為哮喘不喘了就是控制了,藥也不吃了,但是一旦不注意又會出現(xiàn),說明實際上并未完全控制。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,這種慢性炎癥導致氣道高反應性,引起氣喘、氣急、胸悶或咳嗽等。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氣道慢性炎癥,發(fā)病次數(shù)增多,肺功能將明顯下降,造成永久性的肺功能損害。沒有被控制的哮喘,無論平常癥狀是輕還是重,因哮喘急性發(fā)作導致死亡的比例都是相同的。因此,輕微的哮喘癥狀也應該重視。哮喘患者不要私自服藥、停藥,一定要根據(jù)醫(yī)囑合理用藥,才能控制好病情。
誤區(qū)2、只要用藥就可以預防哮喘
僅用藥并不能達到預防哮喘發(fā)作的目的,同時應注意避免或減少接觸危險因素。春季上呼吸道感染,秋冬季氣溫氣壓的變化,立秋后秋季花粉期的到來,空氣污染如霧霾等都可導致哮喘的發(fā)病率明顯上升。
誤區(qū)3、控制哮喘就是單純的藥物治療
哮喘病應該定期復診,醫(yī)生應對患者進行哮喘科普,幫助患者制定個體化的管理計劃,包括自我監(jiān)測、自我管理,對治療方案和哮喘控制水平周期性評估、針對控制水平及時調整治療方案,才能達到并維持哮喘控制。
誤區(qū)4、哮喘患者不能運動
有些人覺得運動可能誘發(fā)哮喘,就認為哮喘患者應該遠離運動,這種說法是一種誤區(qū),在哮喘穩(wěn)定期可以參加一般運動,即便是“運動性哮喘”,也可在運動之前適當進行一些藥物預防。
誤區(qū)5、認為出現(xiàn)呼吸困難或氣喘才是哮喘,而咳嗽、咳痰是支氣管炎。
哮喘的主要表現(xiàn)為喘息、氣急、胸悶、咳嗽。但有的只表現(xiàn)為咳嗽的哮喘,也就是咳嗽變異性哮喘,屬于特殊的哮喘類型,易被誤診為支氣管炎。如果是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,按照支氣管炎治療,病情是無法好轉的。因此,反復氣急、胸悶、咳嗽,應警惕支氣管哮喘,當感覺癥狀加重時應及時就醫(yī)。
誤區(qū)6、哮喘是一種兒童疾病,隨著年齡的增長,人們就會自然擺脫哮喘。
其實哮喘可以發(fā)生在任何年齡段,包括兒童、青少年、成人及老年人。
誤區(qū)7、哮喘是會傳染的。
哮喘沒有傳染性。但是,病毒性呼吸道感染(如普通感冒和流感)會導致哮喘發(fā)作。哮喘兒童常常與過敏有關,成人發(fā)生的哮喘較少與過敏有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