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病)前期癥狀和預防
來源:鄭州陽城醫(yī)院 上傳時間:2021-05-06 瀏覽次數:1097次
想說的話一張口卻不知道要說什么,下了樓卻怎么也想不起來剛才鎖門沒?
剛放下的東西就忘記放在哪里了……
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家里的老人記憶力變差了,反應遲緩了、容易忘事,說話愛重復了,有時還會絮絮叨叨,理解及表達能力下降了……
一開始我們以為他們只是因為年紀大了,但慢慢的才意識到,他們可能患了老年癡呆(學名阿爾茨海默癥)……
當您家的老年人出現以下十大危險信號,千萬要引起重視……
1、記憶力逐漸下降,影響到日常生活
這是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。┳畛R姷陌Y狀。尤其是越近發(fā)生的事情,越是容易忘記。比如炒菜時忘記了是否放過鹽,糖鹽混淆等。
2、語言表達出現困難
在交流中變得寡言少語,難以加入交談,或反復重復同樣的句子或詞匯,嚴重時出現簡單的詞語也難以表達,說些讓人無法理解的話。
3、時間和方位感變差
常常記不清楚年份、季節(jié)、日期,混淆現在和過去發(fā)生的事情;也會對目前所處位置及如何到這個位置感到糊涂,嚴重時會出現迷路。
4、計算力出現障礙
簡單的加減乘除都無法完成,買東西時不能正確的計算找零。
5、出現精神障礙
變得容易激惹,敏感多疑,以自我為中心。
6、逐漸出現運動障礙
晚期可能出現行走緩慢,行走不穩(wěn),動作遲緩等癥狀。
7、出現書寫困難
對文字的識別能力降低,寫字出現錯誤,無法自我辨別。
8、處理以前熟悉的事情出現困難
難以勝任日常家務或平時擅長的工作,如工作或家務時不知道如何下手,棋牌游戲時忘記規(guī)則,甚至出現不知道穿衣服的順序。
9、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下降
對生活中事件的判斷和理解力出現偏差,甚至無法辨別常識性問題;如寒冬穿薄衣,酷熱穿棉襖等。
10、情緒不穩(wěn)定,性格改變
會出現情緒和性格的改變,原本開朗的人變得內向、多疑,樂觀的人變得抑郁、焦慮,有時情緒變化快,喜怒無常。
是什么在剝奪老人的記憶?
目前,全球至少有3500萬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。┗颊撸袊s占到了1/4,位居世界第一。
更有研究預計:2050年我國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病)患者將超過4000萬,這儼然會成為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公共健康問題。
人好端端的怎么就老年癡呆了呢?他們的大腦里究竟出現了什么變化?
研究發(fā)現,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。⿻霈F典型組織病理學改變--腦內淀粉樣蛋白斑塊沉積、神經原纖維纏結。
人的大腦中潛在一種毒性蛋白質--β-淀粉樣蛋白,當其過度積累時就會形成淀粉樣蛋白斑塊沉積,從而毒害細胞、破壞神經傳遞,增加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。╋L險。
大腦中還存在一種Tau蛋白--磷酸基蛋白,正常的Tau蛋白分子含2-3個磷酸基。
而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。┗颊吣X內的Tau蛋白則因為異常過度磷酸化,每分子Tau蛋白可含5-9個磷酸基,并會喪失正常生物功能,形成神經原纖維纏結,殺死腦細胞,使患者逐漸失去記憶、思維和推理能力。
誘發(fā)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。┑娘L險因素
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。┦怯苫、生活方式和環(huán)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,但以下5大因素,會在無形之中增加病變風險:
1、年齡
研究證明,與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。┟芮邢嚓P的tau蛋白,在衰老的大腦中更容易傳播,且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。┦且环N進行性發(fā)展的神經系統(tǒng)退行性疾病。
隨著年齡增加,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。┑幕疾÷室仓鹉暝黾,目前85歲以上老人發(fā)病幾率高達20%。
2、心腦血管疾病
高血壓、高膽固醇等心腦血管疾病易使血管受損、功能衰退,從而影響血管屏障功能、周圍神經系統(tǒng),導致患者感知內外環(huán)境變化能力減弱,引起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。。
另外,大腦神經元細胞膜中所含的膽固醇是β淀粉狀蛋白積聚的催化劑,可以讓其積聚速度快20倍,更易形成腦內淀粉樣蛋白斑塊沉積,這大大增加了高膽固醇患者罹患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。┑娘L險。
3、不良生活方式
吸煙、睡眠不足、缺乏鍛煉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增加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病)的患病風險。
睡眠不足會導致血液中Tau蛋白水平增加17%;且睡眠質量差,相當于大腦還在不停的工作,不斷產生垃圾損害大腦健康。
長年吸煙可引起腦動脈硬化、供血不足,導致神經細胞發(fā)生病變,使腦組織呈現不同程度的萎縮,增加老年癡呆風險。
4、肥胖
肥胖是老年癡呆及相關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。肥胖群體更易發(fā)生炎癥、氧化應激、胰島素抵抗等情況,可損傷腦細胞,增加癡呆的發(fā)生風險。
研究表明,與20-49歲體重正常的女士相比,超重者老年癡呆風險增加82%,肥胖者老年癡呆風險增加145%。
而20-49歲的男士肥胖,70歲后老年癡呆風險增加147%;50-69歲才肥胖,老年癡呆風險增加100%。
5、教育水平和社交能力
大腦如同肌肉,用進廢退,當我們學習和接觸新的東西時,可以促進大腦新聯(lián)絡的建立,有效防止大腦退化。
而低教育水平和缺乏社交的人,大腦相對更容易提早老化,引發(fā)癡呆。
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。┯羞@四個階段
根據患者認知功能受損的嚴重程度,可將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。┓譃樗膫發(fā)展階段:
1、癡呆前階段
學習和保存新知識能力下降,記憶力輕度受損,偶爾健忘,但不影響基本日常生活能力,還未達到癡呆的程度。
2、輕度癡呆階段
患者記憶減退,常常遺忘日常所做的事,甚至逐漸遺忘過去的事情和人,開始找不到回家的路;面對生疏復雜事物容易出現焦慮疲乏等情緒。
3、中度癡呆階段
患者社會接觸能力減退;出現言語重復、計算力下降和明顯的視空間障礙,比如在家中找不到自己的臥室;慢慢出現失語、失用、失認等癥狀;有明顯的行為、精神異常。
4、重度癡呆階段
上述各項癥狀都逐漸加重;哭笑無常,言語能力喪失,不能完成簡單的穿衣、進食;四肢出現強直或屈曲癱瘓;甚至出現肺部及尿路感染、壓瘡、全身性衰竭癥狀等,最終可因并發(fā)癥死亡。
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。┢鸩‰[匿,不容易被發(fā)現,等到癥狀進行性加重時,往往已經到了中后期。
這些習慣幫助你遠離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。
目前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。┤允鞘澜缧噪y題,但經過大數據樣本的調查,科學家們發(fā)現了通過某些干預措施可以降低患病風險。
1、保持良好的睡眠
日常生活中,年輕人應保持7-9小時的高質量睡眠,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,每天睡夠6小時對身體更有益,具體時間因人而異。良好的睡眠應該具備以下特點:
①入睡快,上床10分鐘左右就能睡著;
②睡眠深,呼吸均勻 ,不易被驚醒;
③起床后心情舒暢,精力充沛;
④白天工作、生活效率高,頭腦清醒。
2、保持健康體重
肥胖固然不好,但體重過輕也存在各種危害,尤其是60歲以后,適度超重更健康。
體重過輕的人很可能存在營養(yǎng)不良,此時免疫力、身體應變能力等都會下降,疾病風險更高。而在與疾病作斗爭時,更需要良好的身體狀態(tài)和營養(yǎng)狀況。
60歲以下人群:體重保持在正常范圍內(即BMI介于18.5~24.9為宜),死亡率是較低的。60歲以上人群:BMI處于超重范疇(即BMI介于25~29.9之間)的人群死亡率最低。
3、積極用腦,保持良好心態(tài)
研究表明,長期情緒低落,容易引起認知功能下降,增加晚年患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病)的風險,因此我們要保持良好心態(tài),積極用腦,讀書、下棋或與人交談都有助于鍛煉大腦。
4、補充營養(yǎng)素
①卵磷脂
充足的卵磷脂能保證體內的“膽堿”和“乙!焙铣蔀椤耙阴D憠A”,而乙酰膽堿可以提高腦細胞活性化程度,有助于提高記憶能力。
日常可以通過攝入牛奶、肉類、蛋類、豆類、堅果等食物補充卵磷脂。
②DHA
DHA又被稱為“腦黃金”,是神經細胞生長和維持活動的必需元素,老年人可適當多食用魚類、干果類食物來補充DHA,可以使已退化的大腦神經功能、記憶力得到一定的恢復,輔助預防阿爾茨海默病。
③神經酸
神經酸被譽為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。┗颊叩摹半[形的黃手環(huán)”,它是大腦神經纖維和神經細胞的核心天然成分,可以誘導神經纖維的自我生長、分裂及修復,增強神經組織間的信號傳導,從而延緩大腦衰老。但人體自身很難生成神經酸,可以在醫(yī)生指導下通過體外攝取來補充。
很多人都聽說過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病),可是真正了解這個疾病,并且接觸過這個疾病的人,才能體會到它的痛苦。
因此,平時要多注意,及時檢查很重要,就算不是為了檢查老年癡呆(阿爾茨海默病),還可以預防其他疾病的方法,有利無害。
與此同時,多參加集體活動,比如旅游、廣場舞、太極拳,或者做一點簡單的智力題、讀書看報,保持大腦的活躍度!